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档案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提出的相关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市委“1376”总体思路、卫江书记对档案工作要求,依据省业务建设评价问题清单,聚焦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推进档案馆工作“一三七六”发展工程,即:围绕“一个目标”(为城市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紧扣“三个走向”(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突出“七个重点”(资源建设成体系、资源开发上台阶、社会服务提水平、档案科研促发展、档案展览扩影响、档案安全守底线、智慧档案添活力),强化“六项保障”(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创新推动、制度保障、人才支撑、环境优化),以业务不断提升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省委办公厅发文表彰中,我馆与长沙馆在全省市级综合档案馆2018-2022年业务建设评价中,并列荣获“第一等次”,还成功创建了“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档案管理岗荣获市“芙蓉标兵岗”,市档案学会荣获2024年度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
一、坚持思想引领,政治建设逐步强化
1.强化政治统领,深入学习教育。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强化政治功能与引领。组织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研讨6次。针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了2次集中专题学习。9月5日,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报告会,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进行专题宣讲,并专题学习相关文件,馆班子成员和部室负责人就会议精神进行了研讨交流发言。9月26日,党组书记结合档案工作实际,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提质增效,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学贯辅导报告,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优化档案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同时,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利用“学习强国”、网干学院等学习平台,引导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做到学深悟透。
2.注重思想引导,开展多样活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其纳入重要议程、党建工作责任制和纪律监督检查范围。加强对本馆档案信息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严格把好内容审核关,今年共推介档案信息100多篇,宣传上级精神、档案工作和先进典型。结合业务工作,认真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如赴乡村振兴点平江县木金乡木瓜村开展调查研究与档案业务指导,赴任弼时纪念馆观展交流,赴湘潭市档案馆、湘潭大学、保靖县档案馆等地学习交流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全馆同志践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传扬档案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动态分析,开展谈心谈话并做好记录,及时回应合理诉求。
3.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建质量。党支部去年11月按期完成换届后,将党建工作与档案馆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开展“三表率一模范”政治机关创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制度。馆党组书记、党支部书记分别讲授《政呼公正 联述清廉——楹联里的清廉》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增或修改部分解读》的专题党课,让全馆干部职工将政治理论与档案工作相结合。馆党组加强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强化对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情况的把控,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以案四促”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等。“七一”前夕,管斌等3名同志获评市级和市委办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馆上下形成积极的工作氛围。
二、坚持基础强馆,业务建设稳步提升
将业务建设评价反馈问题清单和巡察问题整改,作为推动档案馆工作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促均衡,全面提升业务根基。
1.以整改为契机,推动全面提升。以业务建设评价反馈的4条问题建议以及6个方面24条问题清单和巡察反馈的13个问题为导向,全面部署抓好问题整改,促进政治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提质提效。对我馆在2018-2022年全省业务建设评价中取得的较好成绩,我们没有满足,结合谢卫江书记在《湖南省档案局关于市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情况通报》(湘档发〔2024〕1号)文件上批示的“加强整改,再接再厉,持续提升”,馆党组立即对照业务建设评价反馈的六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制定整改提升方案,列出工作分解表,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岗位责任,限定整改时间,并及时召开全馆干部职工大会,压实整改提升责任,各部室随即拿出具体整改措施,做到个个问题有措施,个个岗位有责任。针对巡察反馈的13个问题,我们细化成23个具体问题,一项项列出问题清单,一条条细化整改措施,一件件明确整改责任,做到一个问题、一个清单、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销号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领导、部室、干部之间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协作,切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全面加强档案馆自身建设,推动整改落到实处。
2.着眼丰富馆藏,夯实业务基础。全年通过捐赠、征集、采集等多途径,收集档案资料34566卷(件)。加大档案接收进馆力度。制定了《2024年市直相关单位档案接收进馆计划》《2025-2028年度市直相关单位档案接收进馆计划》。已接收进馆档案13197件、145卷。持续加强地方史料征集。收集档案资料12614件,其中,地方史料799件(册)、照片11815张(件)、电子资料82.7GB。突出开展老工业档案资料收集,深入岳阳林纸、湖南石化等多家企业、实地调研,现场采集三线建设者口述档案。6.9国际档案日前夕,我们举行了集中捐赠仪式,收集城市和工厂老照片及底片、电子照片、视频、图片册、实物等档案资料6200多件(册)。6月份,我馆派出专人赴湘西保靖县采集对口帮扶文件材料、口述档案百余件。加强“三重一大”档案收集。针对岳阳多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情况,我馆着眼更好“存史资政育人”,联合各地档案馆与相关部门,广泛开展抗洪救灾档案收集工作。目前已收集文书档案2684件,视频2061个,照片档案3775件,实物档案93件,现还在进一步收集整理中,计划布陈相关展陈,真实记录全市上下抗洪救灾全过程,以铭记以上率下抗洪历史,弘扬抗洪斗争精神,更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七个岳阳”建设。
3.推进数智建设,便利群众查阅。以人为本,开通电话、邮箱、网络、热线平台等多种形式和首问负责制,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查阅服务。开展馆际联合,今年分别与湘潭市、湖北黄石市等地档案馆签订了异地查档协议,进一步打通馆际围墙,拓展利民便民服务空间。加强档案数智建设,争取市财政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建设“智慧档案”安全加固(二级)项目。向相关职能部门申报“智慧档案”二期项目,积极与市级领导汇报、相关部门对接,争取立项。为了便捷群众查阅,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设施设备进行扫描,扫描档案近8万多页,将数字化成果转化,为群众提供更快速、便捷的查档服务。
4.加强规范管理,确保档案安全。加强档案规范、安全管理,严格规范档案资料进馆要求,严把档案入库质量,对新接收的档案、资料进行入库前消毒,严格执行调出档案的入库签收制度,确保档案安全;严控馆库“九防”,做好库房温湿度监测、调控、有害生物检查和日常维护管理;对档案数据重新统计,完善工作台账;完成综合档案馆开放鉴定初审职能,开展对馆藏102家单位15582卷约31万件(1996—2000年)档案开放初步审核工作。定期检查与每日巡逻维护馆库大楼,更换过期灭火器,与专业公司签订消防系统维保协议,定期开展维保检修,对办公楼监控系统进行大摸排,对关键部位加装或更换摄像头,确保了馆库安全。
三、坚持科研兴馆,交流探索持续拓展
紧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档案利用为抓手,守正创新,大胆想、放手干,档案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对外交流合作焕发新生机。
1.联合布展,发挥育人功能。我馆抢抓开国元勋任弼时120周年诞辰契机,在省档案局的大力支持下,向国家局申报“任弼时档案展览”,获批通过并获得50万元布展资金支持。为高质高效布陈《初心如炬 使命如山》任弼时档案展览,我馆联合任弼时纪念馆、汨罗市档案馆,实现资源共享,全力在中心城区打造展示任弼时“骆驼精神”的展览窗口。历时半年,先后完成了大纲策划、内容编辑、资料审查、展陈布置、修改完善等系列工作。展陈面积240平方米,共展出照片档案271张,实物档案15件,视频档案4部,分为五个部分,采用“图片+视频+实物+文字”的交互式展陈。9月30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劲松到馆为展览揭幕开展。任弼时档案展览开展后,接待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市民群众近30多批次、近2000人次观展,受到参观者一致好评。我馆还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布陈《老兵不老,永守初心》专题展,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同时,我们注重加强网上展览展示,《岳阳电磁产业发展图片网展》9月份上线,目前已发布档案网络展览和档案视频、公布专题档案16种,充分发挥市档案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洁文化示范基地等育人优势,受到广泛好评。
2.整合资源,深入档案研究。与平江、汨罗等5个县市区开展汨罗江档案建设,编纂《中国有条汨罗江》,对汨罗江流域历史、革命史及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已通过二审二改,形成50万字的送审稿,可望近期由湖南地图出版社正式出版。联合省档案馆,投资100万元制作的《湖湘独一档——走近镇馆之宝》60集短视频,已相继在人民号、《学习强国》《新湖南》等平台播出,社会反响热烈,扩大了档案事业影响。注重档案资政襄政,编印档案资政参考《接续将“骆驼精神”发扬光大》,为纪念任弼时诞辰120周年活动献计献策,得到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刘启峰“很好”的批示。加强档案课题研究,省科技项目《地方特色档案建设及开发路径研究》研究报告,入选中国档案学会2024年度学术征文,获省档案学会第三十二次论文评选一等奖,馆长等受邀赴上海、湘潭大学参加全国、全省档案学术交流会并作专场发言。档案科研课题《切实增强系统思维,推进湘鄂赣红色档案资源保护开发》,入编《湘鄂赣革命红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3.合作交流,实现多方共赢。进一步与湖南理工学院深化合作,4人被聘为湖南理工学院及中文学院客座教授;与湘潭大学共建教学实践与研学基地、开展人才培养等为抓手,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先后与学习强国岳阳学习平台、岳阳日报云梦周刊、市文明办等单位平台合作,推出“档案里的岳阳”“岳阳记忆”“强国复兴有我”等系列专栏,以红色档案、廉洁档案等为载体,讲好档案里的岳阳故事,已刊载10多期。与馆园联盟单位科技馆、图书馆合作,开展活动、宣传共办。加强市域合作,积极参加在湖北黄石举行的湘鄂赣三省共享红色档案开发利用活动,9月与黄石市档案馆联合开展“与历史同行 向国庆致礼”视频展播活动,社会反响热烈。参与长江经济带档案合作与创新发展研讨会,与长江经济带其它10个省(直辖市)档案馆共同签署长江经济带档案合作发展协议书。
四、坚持多维举措,打造过硬干部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工作。突出整章建制,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认真梳理已有的60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制度规范工作。建立完善了《党组“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党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细则》《工作人员考勤请假管理制度》等制度,组织班子成员和全馆干部职工开展岗位风险摸排,完善防控措施,扎牢严管笼子。
2.开展结对拜师,提升业务能力。在全馆开展以老带新,结对拜师,以党员同志为首,开展传帮带活动。11月,管理利用部开展了一次“结对拜师 实操传授”的高质量公开课,重点讲解档案修复修裱技术,课堂气氛活跃,讲解细致有趣,“学员”学习认真,理论+实操使“学员”对档案管理岗有了新的认识,对档案修复技术有了更深了解、更直观感受,动手能力也得到较快提升。
3.强化管理考评,提高人员素质。将思想政治、道德品德、执行纪律与发挥作用纳入百分制考评和项目化管理,形成日常工作看百分制考评,中心工作看项目化管理,公认度看民意测评的工作评价机制。注重评价结果运用,进行每月积分管理排名、季度等次排名和半年度“党员示范岗”流动红旗评选,将积分排名与干部职务提拔、职级晋升直接挂钩。今年,晋升了2人次职务职级,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励了全馆人员干事创业、创先争优。
岳阳市档案馆
202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