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由省商务厅组织主办的“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主题系列报道采访团活动在岳阳进行,来自中央、省级以及全国主流网站近20余家媒体参加。
采访团一行先后来到经开区爱达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城陵矶新港区湖南鑫圆链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项目,以采访企业负责人,主管部门负责人,人物专访等形式深入采写我市在开放型经济建设中的有力举措和好的做法,将以专题、专栏报道等形式在各大媒体刊出。
在集中采访中,市商务粮食局局长周和平接受了媒体的专访。从我市围绕打造湖南通江达海“桥头堡”、建设“三区一中心”,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在开放性经济发展不断迈出坚实步伐等方面,他一一为媒体答疑解惑。 “岳阳作为省域副中心,有着通江达海的独特区位,在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中承担着先行者的责任和使命。 ”周和平话语铿锵。
近年来,我市开放规模持续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市进出口额连续突破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大关,今年有望突破600亿元。岳阳连续五年入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2020年排名全国第36位,居全省第一。开放质量不断提升。岳阳紧盯“12+1”新兴优势产业链和三类“500强”精准招商,入驻岳阳“三类500强”企业达85家,新金宝、正威、己内酰胺、耀宁等一批百亿级旗舰产业项目扎实推进。开放平台提质增效。岳阳集聚了“三区一港三口岸”七大国家级开放平台,正在推进进境水果、原木指定监管场地、三荷机场航空口岸申报建设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努力构建“水、铁、空、公”立体开放通道体系。开放环境持续改善。岳阳连续两年在全省地市级营商环境评价中处于前列,在2020年国评中综合表现为优良。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0条”,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行全领域极简审批、全覆盖“一件事一次办”,深化“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关检合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覆盖率达到100%。岳阳自贸片区形成了15项“首提首批首创”成果,“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审价创新模式”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创新案例,“进口药食同源调味品通关便利化”创新事项成为首个省级创新案例。